中國人看台灣人,總有一種複雜而微妙的情感,台灣人看中國人,亦然。

1949年,國民軍敗陣下來,傖徨逃離至台灣,中國與台灣幾千年來共同的歷史記憶就此開了岔,分成兩條互不相連的平行線。不過就在最近,原本以死敵相稱的雙方,不但開始有了互動,還開通了世紀性的直航,實現北京上海和台北一日生活圈的美夢。原來,平行線還是有相交的可能,只不過這份姍姍來遲的可能,包含了太多糾結與無奈的情緒,還有更多大時代動盪下數不盡的哀愁。

 

小時候,我老搞不懂身份証上籍貫和出生地的差別。經過老爸解釋才瞭解,原本老家在中國的爺爺奶奶,跟隨著國民軍一路撤退到台灣,就此在台灣落地生根。因此雖然老爸和我都是在台灣出生,但籍貫欄裡還是填上了爺爺老家的地名。

中國有句話,落葉歸根。對我而言,生長於台灣的我,直覺地認為台灣就是我的根,然而,血緣的牽連,卻隱隱約約地透露,我還有另外一個根。問過老爸,爺爺為什麼沒有回去中國老家看一看?老爸說,當然想啦,11個兄弟中,就只有爺爺和一個弟弟逃到了台灣,其餘的親人,全都留在老家。但後來輾轉得知,文革時期被劃分為黑五類的我們家,經過那些年的磨難,早已人事全非,回去也只是徒留傷感罷了。

在台灣出生的老爸,對中國的情感聯結已經弱了,到了我,幾乎就更沒有什麼了。只是在最近這些年,隨著不僅是台灣的,而是世界性的中國熱,埋藏在心底的中國情結,似乎又再度被喚起。

我愛台灣,也把這裡當做是我的故鄉,但我同時知道,隔著海峽的中國老家,是爺爺奶奶還有叔爺爺生長的地方,那裡,有我們家的祠堂,裡頭擺放著歷代祖先的牌位,還有皇帝御賜的轎子………所有這些,不是別人家的故事,而是我的。也許,這就是所謂的「根」吧,只是突然間,又為自己的「尋根」感到有些可笑,畢竟這一切對我而言,是那麼地遙遠與陌生。

 

或許是因為近鄉情怯,老爸到目前為止還未踏上中國的土地;我呢,則總是在每次旅行規劃時,沒來由地,就直覺地跳過中國這個選項。

諷刺的是,雖然對中國一點也稱不上認識或熟悉,但我工作的一部份,還正好是處理中國地區的業務。除了要頻繁地和外派中國的同事連絡,整理他們定期傳回來的訊息,平日也有不少機會接觸在中國大陸發展的台商。

長期下來,從同事、台商們的口中聽聞不少中國千奇百怪的故事,加上報章雜誌和電視的報導,陡然發現,中國又似乎沒有心目中以為的那般遙遠。不過俗話說的好,百聞究竟是不如一見。就像是觀賞旅遊節目,即便畫面多麼地美輪美奐,但就是比不上親身經歷來得精彩豐富且感受深刻。

趁著機會,在地圖上圈了上海和鄰近的杭州,我的中國處女行於是展開焉。妙的是時間剛好湊和上旅遊書再三交待要挪開、朋友口中都避之為恐不及的中國國慶黃金周,只好自我安慰,算是去見識見識13億人口的氣勢吧!

 

出乎意料之外,這次的旅程一路頗為順遂,不但親身感受到上海的進步與其盡力擠身國際都市的決心,也見識到了傳說中的西湖美景。雖然從頭到尾人潮都沒少過,但是一些如服務態度太差被氣到噴血等倒楣事,或是網路上流傳的一些光怪陸離,倒是很幸運地都沒給我碰著。

我想,做為一個旅客,特別是像我這種短暫停留的過客,中國是相當可親的;但做為一個在中國打拚、生活的在地工作人,相信就不是這麼回事了。

 

這次所到的上海及杭州,都是中國沿海的大城市,也是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後,有能力最先取得發展權的一批地方,更是中國有夢想、有能力的年青人的聚集之地,在源源不絕的國外資金及技術支援下,展現出來的先進、繁榮與活力,其實不難想見。

我相信,這次看到的,應該是中國最美好的一面,但同時,也激起了我對認識中國內陸、甚至是更偏遠地區、少數民族生活的好奇與渴望。

不能說在上海和杭州看到的美好是一種假像,只是覺得,中國太大了,不光是地理上的大,而是生活水準、商業發展、飲食文化、族群…各種層面的廣闊。上海和杭州的所見所聞,呈現的只是中國眾多面貌其中的一個,說得更白一些,這些在我心中,代表的是中國富裕、特權階級的生活圈,可能只占中國廣大人口中的5%不到。

由衷希望未來能有機會,實地觀察中國各地許許多多不同的風貌,讓我心目中抽象且零碎的「中國」,輪廓更完整、清晰、鮮明,同時也更真實。

 

 

DSCF3637.JPG 

今年,是中共建國60周年,中國各地都以「超規格」的慶祝一同參與這場盛會,相較之下,10天後的台灣雙十國慶,明顯地低調許多。突然有種「這是不是也反應了兩邊對未來發展信心的程度」之感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mille12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